Download by
Scanning QR Code
2022年的美国经济:滞胀会卷土重来吗?(中)
文 | 陈宁迪
引言
引言

上篇我们讨论到美国曾经经历的滞胀时期以及当时的国际格局对其经济政策的影响,并且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两国经济的实际促进。可以说,中美是彼此需要,在竞争中协同发展的。中国在2010年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最新出炉的经济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GDP为23万亿美元,中国为17.7万亿美元,中美的GDP差距进一步缩窄至5.3万亿美元。看上去,似乎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新霸主”的日子指日可待,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经济转型,在成就了无数的奇迹之后,能否继续保持健康的增长,进而全面超越美国呢?美国是否还能像过去几十年一样,牢牢占据世界霸主的地位呢?
这里我们不带有偏见和情绪,不过分讨论谁是老大的问题,而用数字和客观事实来分析一下,中美之间的优势和劣势,希望能够更冷静清晰的判断未来两个超级大国的发展与走势。
美国的霸主地位还稳固吗?

数据来源:FRED
中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已经逼近美国,但从综合实力来说仍与美国有一定的差距,尚不足以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以下,我们分别从国家实力指标和经济结构两个角度来具体分析。
1. 首先,我们要看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
1. 首先,我们要看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其新书《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中阐述了其总结的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8项主要实力指标。其中包括:市场与金融中心地位、创新与技术、教育、军事实力、储备货币地位、经济产出、贸易和成本竞争力。我们将这8项指标分为三个类别来看:
第一类是市场与金融中心地位以及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美国在这两项上拥有绝对的优势,而中国在这两项上处于弱势的地位,无论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还是人民币的全球化,中国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二类是经济产出、贸易以及成本竞争力。在这一类指标中,中国和美国不相上下,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无论是经济产出、贸易、乃至成本竞争力,很大程度是由人口红利的因素导致的,而美国是由科技驱动的,相较之下中国的比较优势可持续性较弱,因此我们国家近几十年来也非常注重科技的发展。
第三类是教育、创新与技术和军事实力。这三个指标是相辅相成的,其中,教育是一切的基础,并且最终会通过影响创新与技术、军事实力来影响其它指标。中国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例为12%,低于美国的28%;从人数上来说,中国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以及STEM(理工科)专业的人口虽然高于美国,但我们不能忽视这其中优秀人才的流失,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尤其是STEM专业的毕业生本科毕业以后会选择出国进行深造并留在当地。而科技方面,美国的创新及技术水平仍旧处于世界的绝对领先地位,其专利申请、研发支出、科研人员在全球占比最高,分别为17%、26%和26%,其余国家只能望其项背。除此以外,美国的创新机制在四十年前《拜杜法案》(详情可参考2021年12月4日撰文:《“拜杜法案”对中美产业关系的深远影响》)的基础上,优化了产学研合作链条,充分的激发了科研及创新的活力。而我国在主要负责基础科研的高校研究方面尚有不足,同时企业的研究侧重于应用方面,也容易受到国外技术的掣肘。
2. 其次,要重点考察两国的经济结构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是一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国民生活幸福的保证,因此要正视中美两国经济结构上的差异对未来的影响。
.美国的经济结构
从GDP的构成来看,美国是一个以消费和投资主导的国家。2021年数据显示居民消费占到GDP比重的接近70%;私人投资则占GDP比重的19%;进出口方面常年有巨大的贸易逆差。将这些大类进一步拆分,我们可以看到居民消费中占大头的是服务型消费,占据GDP的42%,非耐用品和耐用品消费紧随其后,分别为17%和10%;而私人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占据GDP的18%,其中知识产权商品项投资近年来持续扩张,已达到占总体GDP接近6%的水平。这说明美国内需强劲,体现了美国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结构,以及科技自主创新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发展特点。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中国的经济结构
中国的GDP构成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总体消费(包括政府与居民)仅占GDP的50%,其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只有不到40%,远低于美国70%的水平,并且比重在逐年减少。中国总体消费占GDP比重不仅落后于美国,与世界银行发布的发达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80%以及发展中国家占70%以上的数据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近17年来,占中国GDP比重最大的一直是投资,2020年高达42.86%,投资一部分来自于出口带动的制造业投资,另一方面由房地产及基建行业带动。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的增幅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在2017-2020年来领先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到2021年才有所回落。此外,进出口贸易方面长年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中美经济结构的对比
总的来说,美国经济结构是消费带动进口,中国经济是出口带动投资。美国的经济增长对内部的依存度较高,对外是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来弥补国内的消费需求,美国的销售同比及进口同比增速均领先于美国国内库存同比增速。而消费和科技是美国经济主体的双引擎。消费主要受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意愿双重因素决定,而科技从供给段来说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从需求端来说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从而全方位助力美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20年由三驾马车:固定资产投资(43%)、消费(50%)和出口(净出口2.5%)支撑,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成为了制造业大国以及世界工厂。中国经济以出口为导向,出口增速领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这也拉动了制造业投资。但随着人口红利和资本投产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边际放缓,我国从重视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转向探索发展高端制造业;政策上也提出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来扩大内需”以及“稳投资促消费”,对准“基建、房地产和消费”三个方面发力,为三驾马车提供新的动能。
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不同,反映了两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美国历史上,经历了“工业—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服务业金融行业—互联网和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中国也在探索自身的发展路径,但与美国所处的周期相比,尚在比较早期的阶段。与此同时,两国在各自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也会面对各自的考验,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一个是美国的高通胀,另一个则是中国的高房价。
(下篇我们讲分析解读美国的高通胀和中国的高房价,并浅析2022年美国经济走势。敬请期待。)
(作者系德林控股1709.HK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Risk Disclaimer: The above content only represents the author's view.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position or investment advice of Futu. Futu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Read more
Comment
Sign in to view/post comments